昭元二年春,燕王打着靖难的名义犯上作乱,两个月后乱臣俯首,攀扯出一干参与人等几近万人。明帝下令,全部处斩。

这万余人中,不免有被连坐被诬陷的无辜之人,一时间京城人人自危,战战兢兢,生怕大祸笼罩在自己头上。

黎明天边还昏暗的时候,次辅赵大人家的后门悄么声的打开,轰出来一个男子两个女孩。

那男子仍在苦求:“您想办法帮帮我吧,我这一家,着实无辜啊。”

赵大人的身影笼罩在门的阴影里,“不是我不肯帮你,只是当真陛下眼里揉不得沙子。我帮了你,他日我死的时候怕是连个收尸的都没有!”

男子面露绝望,“那我该怎么办,这两个孩子还那么小,我们当真是无辜的。”

两个女孩偎在父亲身边,面上惶然。赵大人一甩袖子,又是不忍又是为难,半晌,他道:“我实在救不了你,不过我可以给你指条明路。”

男子忙道:“您说,您说。”

赵大人看了看已经透出微亮的天幕,缓缓道:“皇城北边拜菩萨。”

门合上了,男人愣愣的看着巍峨壮丽的紫禁城,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牵过两个女孩,踏着清晨的露水去了。

常有人说京城里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贵人们都住在城西,城北边是卑贱之人的去处。只是时移世易,贵人们不再往城西去,反而个个想着往城北边跑。

城北边有什么?

城北边住着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厂公,御前最受宠爱的姜善姜大人。

天微微亮,白米斜街上空荡荡的,只见一座青顶宽轿,八人抬起,前后左右跟着八个佩剑骑马,红衣碧油靴的番子。两边两个太监打扮的内侍。

男子领着两个孩子一把扑倒路中间,张口便喊冤枉。几个番子立刻抽出利剑,反射着泠泠寒光。

“何人拦轿?”轿边的内侍斥道。

男人匍匐着身子,“微臣吏部考公司郎中李平,求见姜厂公,有冤要诉!”

轿子中的人没有说话,内侍呵斥:“你若有冤,自去大理寺。厂公岂是你想见就见的,还不让开!”

随着他一声呵斥,骑马的番子持剑上来赶人。两个小姑娘见到这样的阵仗,呜呜的哭了起来,又无助又绝望。

忽见那内侍靠近轿子,片刻之后,那内侍上前来,“厂公说了,先将他们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