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已经翻盖了新宅子, 老大一家的家是在老宅子的基础上翻盖的。隔壁买了极大的地基,分了三分之一给老大,三分之二给老二。

都是三进的宅子还有不少空余地方。方便以后加盖。

许媛媛现在基本不管两位弟弟弟媳, 只是管管二老,孝敬二老。

对于原主的弟弟们, 她尽了心尽了力, 一人五百亩的庄子还包括庄子上的宅子。还有一人俩个铺子,给他们在村里盖了宅子。

银钱没有给多少, 有了铺子, 宅子,庄子,银子就让他们自己去挣。有了产业还受穷, 她不会再管, 原主的父母她会按照后世的做法, 每年都给一笔银子做二老的家用。

各种节日,过年, 父母的生日,依然还有礼物。

生病以后, 她会出三分之一的银子。一切都是照着后世的一些俗成的规矩的来办。

只有这样她才觉得安心,对得住原主的心愿,哪怕原主的心愿中并没有提孝顺父母的事情。

听到孩子们的喊声,曾父曾母带着在家里没有出去的孩子们赶紧的起身, 迎到外边儿。

一个孩子在村里喊, 马上全村的孩子你喊我, 我喊你,都相互呼应,跑了过来, 男孩女孩都有。

许媛媛下车,见过父母,寒暄几句,身后的丫鬟仆妇,早已熟悉套路,开始给村里的孩子们发糖粒子。

车上的物品自然有人帮忙卸,曾母拉着女儿的手,“怎么归家了?能住多久?”

“孩子们出去历练,我就想着回来瞧瞧你们,能住上二十来天。回家住出门方便,那些产业,我也要去瞧瞧。到时候娘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面对一直疼爱原主的曾父曾母,许媛媛打从心里尊敬。

曾母笑了笑,“我去干什么,什么也不懂。”

“娘,又不用你去管,咱们除了检查那些产业,还能逛逛街。我一直待在府中,难得出门,趁着休息可得好好的逛逛。”

许媛媛伸手抱住曾母的肩膀,亲亲热热的。

曾母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轻轻拍打女儿,“好,我陪你逛街。”

曾家以前还有些小脾气的两位弟媳妇,从眼前的大姑姐彻底发达以后,一点也不敢随意的发小脾气。

对公公婆婆嘘寒问暖,好到不行。二老的日子也过得很顺心。

老爷子时不时的还上山转转,不转,他浑身不舒服。

老爷子在外边,看着家里的下人卸门槛。马车要进宅子。

周围路过的人见到马车,时不时的走过来与老爷子打招呼,“曾叔,是你家大姑奶奶回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