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慧看过电报后就立即驱车来到紫金山小楼,在密室里,她神情严峻地对张小龙道:“需要你动的时候,到了。”许久不见天日的张小龙很激动:“我一定不辜负你的信任。”罗美慧强调道:“记住,你已经死过一次了,这一回,不能再让冲动害了你。”张小龙抓住罗美慧的手:“美慧,这一刻,我等得太久了。你的这份信任,会和我的命一样重要。”罗美慧点头:“很好。你抓紧收拾一下,我会尽快安排你出发。你随时待命!”张小龙郑重地点头。

两天后,在江北驿站,一辆长途汽车开了过来。张小龙从车里下来,乔装成难民模样。他随着人流,向一边走去。他故意转了几圈,才在其实并不远的茶水铺前坐下,要了一碗白开水,大口大口吃饼,看得出他是在等人。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男子。正是王司令身边的那个王参谋。他看到了张小龙,走过去问:“老乡,问一下,刚才有个病人过去了,你看见往哪边去了吗?”张小龙起身,上下扫视着王参谋:“没有。只有两个卖瓜的。”王参谋听完,暗自笑了:“卖瓜的?什么瓜?”“瓜在瓜篓里,不知道。”“是冬瓜吗?”张小龙知道眼前这个是自己人,放下心来:“是。长条的。卖瓜师傅姓罗。”王参谋看看左右,小声叫道:“张小龙?”“你就是……”还没等张小龙说完,王参谋先自我介绍了:“我是混江龙。”张小龙略事寒暄,便急不可奈地问:“韩湘怡找到了?”王参谋笑笑:“你先找个地方住下,明天一早,还在这儿,会有一辆马车过来,赶车的师傅姓吴,你跟他说,你是从解放区来的,姓尤,想搭车。他会连续拒绝你三次,然后,就会带你去韩湘怡所在的地方。”

第二天,江北的一个叫杨寨的村子里,张小龙破衣烂衫,蹲在一个老乡院子里吃讨来的剩饭,狼吞虎咽。一个老婆婆看着他,给他加了勺汤:“来这儿干啥的?”张小龙嘴里都是吃的,含糊不清地说道:“逃难的,顺便找我姐姐。”“你姐姐?”见老乡有些诧异,张小龙擦擦嘴,从兜里拿出一张照片,给老婆婆看:“就是她。从小就被卖出来了。”老乡看着很是眼熟:“哎?我好像见过她。”“喔?”张小龙放下筷子,不吃饭了,一副很惊喜的表情。

在离老乡家不远处文艺宣传队屋里,一些妇女在练习快板。改头换面的韩露在这里帮忙,搬着一个竹筐,走了出来。不远处,张小龙悄然出现,死死盯着她。

韩露拿着竹筐,晾晒东西。张小龙突然出现在她身后。哼着小曲的韩露对此一无所知。张小龙突然叫道:“韩湘怡?”韩露一愣,猛地回头看。张小龙面色冷峻地拿着枪,对准她,然后把她逼迫到草垛后面僻静处。张小龙用枪指着韩露厉声质问:“于明阳是不是共产党?”韩露摇头干脆地回答:“不是。”张小龙皱着眉头:“你为什么要假装是龙啸声的姨太太?”韩露顿了顿,笑了:“你打死我,我也不会告诉你的。”张小龙拿枪顶顶韩露的头,邪笑道:“我不会打死你的。打死你,我找谁去验证于明阳?走!”韩露不动,张小龙使劲把枪顶到了她的太阳穴上。韩露无奈,只能跟着张小龙离开。

江北汽车站,韩露和张小龙,一前一后走着。韩露走得很不情愿,但无奈,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前面,有几个解放军在设岗盘问。张小龙把韩露带到一边叮嘱道:“一会儿,你就说你是我姐,我们要去上海,找亲戚。”韩露想了想:“好的。”张小龙点点头:“走吧。”韩露刚走了几步,张小龙趁其不备,一拳从后面打晕了她,韩露歪倒在一边。张小龙看着她轻蔑道:“只有小孩子才会信你。”

这时,一个青年农民推着一辆板车走过来。张小龙心急火燎地过去央求:“大哥!帮帮忙!”农民停下脚步看他。张小龙一脸着急:“我姐姐病了,要去城里看大夫,我的腿崴了,你能替我推她一段路吗?”农民问道:“在哪儿呢?”说着把车推了过去。

终于来到哨卡处,青年农民推着韩露走过来,张小龙在一旁悉心照料着。解放军看看昏迷的韩露:“她怎么了?”张小龙装出一脸焦虑:“病了,一直也醒不了,乡下的大夫看不了,让我们去城里。”士兵又仔细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放他们过去了。

上班前,于明辉装作散步的样子随步来到泉州路处的公示栏,悠闲地看上面的告示。没有他要的东西,转身走了。身后不远处,徐参谋悄然出现,看到了他这个细节。等于明辉转身走远,他快步过去看公示栏,看不出所以然,充满疑惑地走了。

傍晚时分,一个中年男子来到公示栏前,贴上去一堆告示,其中一张是欣欣百货的价格信息。男子贴完走了。

下班后的于明辉闲来没事又走了过来,他停留在告示栏前,这一次他看告示的时间比较长。远处,徐参谋睁大眼睛观察着他。等于明辉走了,徐参谋过来仔细看着每一张告示,还是看不出什么。他拿出相机,把所有告示一一拍下来。

于明辉回到办公室,将门窗紧闭,然后趴在桌子上按照欣欣百货价格单上的数字,拿着一本《康熙字典》,在对照汉字。一个一个的汉字对了出来。对完了,信息显示为:韩露安在。内鬼正查。渡江消息为饵。于明辉欣喜若狂,竟情难自禁地跳了起来。

跟踪于明辉的徐参谋也没有闲下来,他火速约了乔三民见面,说有重大发现。在上次的那个茶馆包间内,乔三民拿着一堆照片,皱着眉头看。徐参谋等在一边。乔三民问道:“告示栏里有什么?他在找啥东西呢?”徐参谋一脸茫然:“我也不知道,但是他连续好几天了,每天一次,都要到公示栏那儿看半天。有时候看的时间很短,但是今天,他看的时间特别长,好像是在背诵什么东西。”乔三民使劲盯着照片,思忖着:“他到底在找什么呢?”

第二天上班后,乔三民还在办公室里对着徐参谋拍的那些告示照片研究,徐参谋进来,又给他一叠照片:“这些是今天告示栏的照片,都拍下来了。”乔三民很满意“他今天有停留吗?”“没有。扫了一眼就走了。”乔三民把昨天和今天的照片一一摆开,慢慢研究,终于发现了问题。他拿起一张内容是欣欣百货价格公告的照片:“就是它了!”徐参谋凑了过去:“这张有什么特别?”乔三民点点上面,有些激动:“数字!”“什么数字?”见徐参谋不明白,乔三民也没有解释,只是自言自语着:“解码本是什么呢?”徐参谋建议去参谋长室查查。乔三民欣然采纳。

两人说做就做,当晚便趁着月色,潜进于明辉办公室。乔三民把于明辉的书挨着翻了一遍。书柜的书很多,他耐心地寻找,终于,目光落到了《康熙字典》上。他把《康熙字典》拿下来,对着照片挨个对。照片上的信息渐渐显现:“韩露安在。内鬼正查。渡江消息为饵。”乔三民终于对出来了,这位在军统素有密码专家之称的行动队长,对自己没有荒疏特长很是自得,他一拍照片:“于明阳!原来你真的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