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式的激光干扰器对测距激光的脉冲编码迅速作出反制,它可以预测下一个脉冲到达的时间,并作出干扰响应,用偏大的数字破坏对手数据采集。而对手的对抗系统必须使用更长的时间作出适应。而这样一段时间,足够亚希尼做几件事,包括看清目标,释放烟雾,为己方炮火指示位置,并迅速退却。

追根朔源,这一切实则也得益于亚希尼自己。几个月前的巴南部大溃退中,正是他沉着地将几辆坦克炮塔顶部的干扰器破坏,才撤退进伊朗,最终对手没有获得这个设备一手的资料。

现在对手只能对着地图,按照他对敌人路线的判断,划定一个大致的火力打击区域。

亚希尼在分散退却中,等待着敌人的火力打击,在他看来这是必然会来的。他希望别覆盖到步兵,破片弹药如果掉的远了,对坦克破坏有限,如果敌人再扔那些地雷,在他选择的这片烂泥地里,效果也有限。

敌人的火箭弹急袭,再次被他甩开,这次的远程打击,比上刚才那次更玄,就落在了百米开外。亚希尼的战车几乎没有受到损失,只是一块弹片击中了周视仪的外部物镜,在视野中,留下一条不甚清晰的裂痕。

制高点上的步兵终于鼓足勇气,开始使用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具备热像观瞄,可以看到那些2公里内的敌人坦克,而敌人坦克受视野所限(车长不敢伸头出来),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些步兵所在的位置。

一名士兵们用热像仪内准星套住目标,允许发射提示音响起,发射了第一枚导弹。

导弹脱离发射筒后,展开大到夸张的弹翼,飞向空中。

观瞄仪内图像,立即转换为导弹导引头的红外视野。所有图像数据通过尾随着导弹的一根光线连通。导引头始终可以看到目标,即使在它爬升阶段。

与一般的角跟踪导弹类似,射手必须移动十字准星对准目标,所不同的是,当导弹向下飞时感测角度不同。如果为了保险起见,可以瞄向目标的前装甲,但是未必能摧毁,如果瞄准炮塔,则有一定的风险落到坦克后方。

心怀忐忑的射手发现,操纵远比自己预料的简单,主要原因在于,导弹的速度比较慢,十分有利于他操纵。视野中苍白的坦克正在越变越大,并且一直没有发射烟幕。

新手总是有一些特殊的运气,这枚导弹准确地击中了m1a2的炮塔顶部装甲,几乎就打穿了车长舱盖。

坦克受了一击,突然停下,随后开始冒烟并持续地从各个出口喷火,包括炮管。最后火势不可收拾,连带暴露了附近的几辆坦克,坦克此时才注意到附近的步兵,但是只有并列机枪可以向其射击。

后方的中国炮兵,反应速度略低于m270,但是有一支步兵可以提供射击修正。第一枚155毫米炮弹落下后,炮兵立即得到了修正数据,这支巴基斯坦步兵虽然大多枚上过阵,但是还是有几个人在伊斯兰堡,干过炮兵观察哨。

库克最突前的1排被完全覆盖住。6们最新型的自行火炮,利用3发急促射击,在20秒内,将大量弹药倾斜到敌人失去指挥,正在直线倒车退却的3辆坦克四周。跟在后方库克发现,自己的5辆坦克顷刻间就报销了,而敌人的损失仍然不明(他暂时看不到m270的战果)。

亚希尼提醒步兵立即后撤,天亮前不要与自己靠拢。他看了看表,才2点,距离天亮早的很,他不知道敌人会不会孤注一掷,向这里扑过来。他钻出炮塔,听到了头顶上的飞机轰鸣声,飞机自西而来,肯定是自己人。想来,中国空军已经渐渐掌握了优势,开始投入反击了。

他等了一会儿,突然看到了前方山后面持续的爆炸,就在敌人可能退却的路线上,他心里想:你们也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