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句话略显冗长,大部分印度车长都没太听懂。不过训练时,已经重点强调了如何对付敌人的炮射导弹。

理论上,这种导弹飞行速度较慢,对于沉着的车组而言,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破坏其瞄准,美军通缉到的数字中,中印双方都发射过大量的此种导弹,而印度方面的命中率很不理想,佐证了以上推论,中国方面的数字,还没有可靠渠道获得。

3800米外,贺凡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他发现自己碰上了一个只能集中兵力的对手,他的炮兵发射第4轮炮弹,再次打停了一辆坦克,这使得正面可以观察到的坦克下降到了10辆。

“1、2排开火,其余车组待命。”

他下令射击数量减半,另一半待命,6辆处于可以开火角度的坦克同时开火,发射了炮射导弹。

导弹沿着激光束飞向目标,这种导弹与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相比,不太容易被干扰,但是远距离上命中率稍低。

藤田上尉,清楚看到了激光架束导弹,立即下令待命,以防队形混乱,但是有的车组已经急不可待地发射了抛射式烟雾弹。这种烟雾弹这是坦克上最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360°覆盖战车四周,远比油料发烟保险,但是发射次数是有限的。

“来吧,这些炮射导弹完全就是废物。”美军上尉得意起来,他为自己第一次面对敌人坦克就如此镇定赶到骄傲。他手下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与中国坦克交战过的手下败将,他本人倒是没有面对过中国坦克,在与印度人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他得出了以下结论:印度人的失败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他们不够勇敢,中国人的无往不胜只是假象,实际上是被印度人的怯战惯出来的,在几个钟头前偷袭得手后,这种主观的想法被加强了,他觉得敌人不过如此,也会被打得屁滚尿流。

他眼看导弹接近,才发射烟雾,然后急速转弯,然后减速,以免速度太快,不小心又钻出烟雾,燃气轮机具备极好的启动性能,他并不担心暂时失去速度。

这一轮射击全部打空。

美国上尉钻出烟雾的时刻,发现大约一半的敌人坦克也开始发射热烟雾,并向一侧移动,但是另一半仍然在正面对峙,他刚想发布命令,中国坦克又发射了6枚炮射导弹。

贺凡对部队的指挥远比藤田来的有效,他的任务可以分配到单一车组,而对手显然做不到。他的所有战术基于拖延时间,他发现敌人不敢分散,因为一分散就会指挥不灵,所以他要迫使敌人分开。

m1群坦克被迫再次发射烟雾,这样大大拖延了藤田上尉的速度,这期间,155毫米榴弹炮继续以概略射击的方式覆盖m1坦克的冲锋路线,造成了一辆坦克的炮塔顶部光学设备被破片摧毁,被迫退出战斗。

藤田上尉从的气焰一下子又低落下来,他发现事情开始发生变化,完全没有按照自己剧本发展,他再次钻出烟雾时,目标仍然在3500米外,并且越来越散开来,这意味着自己的部队也势必要分散应付。

他终于按捺不住,下令开火,要在3000米距离上碰碰运气。战史上倒是不乏远距离摧毁的例子,不过那只是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m1坦克利用稳像火控,展开一轮反击,没有一发炮弹打中目标,在炮弹需要飞行2秒钟的巨大距离上射击运动目标,绝非易事,任何一个密位的误差就可能将实际弹着点差距,放大到3米,这还不计算运动目标正面投影,无法确定的提前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