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侦察小组,继续发射无人机。”

“是。”

一名军官起身离开了地下指挥部,去联络继续侦察的事宜。

余振东的火箭炮部队,与一般炮兵不同,很善于以无人机侦察引导精确打击,无人机具有地面观察所不具备的优势。虽然他还没有阔绰到可以随时在空中有数架无人机待命,进行持续侦察,但是在紧急的情况下,他可以通过火箭炮直接向百公里外的战区,发射无人机。

“你们也都观察了他们在港口的活动,我们的火箭弹能不能准确打到装卸区,而不伤及附近的平民?”余振东问周围的军官们。

“我看,如果气象侦察得力的话,还是有很大把握的。”有人回应道。

“多大把握?”

“四五成吧!”

坐在一旁的巴基斯坦方面主官阿里中校,越来越听不下去了,虽然他早就将a100部队交给了余振东甩手不管了(负责一些通讯协调的事物),不过余振东的想法还是吓着他了。

“上校,我反对。”阿里大喊起来,“港口距离最近的难民营只有100米,印度人没有赶走这些人,显然是为了拿难民当盾牌。如果有一发弹药掉落在难民区,结果会怎么样?他们会大做文章,政治上的损失不可估量,你知道这一带的部落有的已经叛乱,还有更多人正在准备叛乱,我们犯下这样的错误……”

“可以先打几发,校验一下落点,我想难民看到了自然会逃离那里,后续射击也会更有把握。”刚才赞同射击的参谋打断了阿里,他又想出了一个相对折中的对应之策。

“呵呵,你还是在回避实质,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余振东说道,“即使只打一发,武器的命中概率还是不会有变化,战争是军人之间的对决,决不能伤害到平民。”他必须充分考虑阿里的意见,用火箭炮这种火力密集的武器去覆盖一个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区域,又要不伤及无辜,实在是勉为其难。

“那就只能等他们出城集结时再动手了?”

“同志,敌人就在射程内啊?而我们的部队随时都可能受到攻击。”

对于炮兵而言,目标进入射程而不能第一时间射击,必然会招致被动。

“或者,我们只能牺牲命中率?”另一名参谋提醒道。

“对,这个提议好;我们将火力覆盖区向南推一段距离,以避免火力伤及平民。”

“上校,这样我们的大部分火力会掉进海里?”阿里说道。

“呵呵,不要只将眼光放在港口装卸区,我们更应该着眼于他们的船只,”余振东顺手从一旁拉过一张1比10000的港口平面图,图上所有的标注都为中文,“看,这个港口正面非常狭窄,水深只有25到28米,双向航道;我们手里的港口测绘精度,应该超过印度情报部门能够弄到的。他们不明就里,急着卸载,必然会挤在这一带,”他在纸上画了一个红圈,“只要有一只10000吨以上大船沉在港口主航道上,就可以大大破坏港口的吞吐能力。”

“用火箭炮打船只?”众人都在挠头,与会者大多是来自中巴集团军属炮兵部队,从未有过这样的概念,而且另一个问题是,部队也没有针对性的弹药。

“只要情报准确,发射及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他们在港内集成一堆,比机动中的坦克群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