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会在30分钟内发起一次攻击。我需要多派出几个小组,侦察他们出城后可能的去向。”

其实林淮生很清楚,自己的兵力并没有富裕到可以多派几个侦察小组的。

“空军会替我们盯着的。”

“不能把我们的命运全压到空军头上,别忘了,我们本身就是侦察兵。”他继续无奈地说道,倒不是他不信任空军,而是现在所有的空中力量都忙着争夺制空权,也许会出现纰漏也未可知。

“等第10架运输机飞机就到了,届时情况就会好一些。”参谋安慰道。

林淮生看了看表,还有几分钟就会有另外一批携带热像仪的装甲车落地了。届时自己的不利态势将会有一些改变,但是总的形势仍然混乱不堪。

在这次仓促的机降任务中,他林淮生已经发现了大量需要改进的部分。中国军队缺乏利用运输机进行高强度空中突击的实践,一次也没有。而这次行动中已经充分暴露了诸多的毛病,比如空地协调,军队的编成,以及各专业部队投入的先后次序,指挥部的编制等等……他带着几个连的轻装步兵,一踏上这个陌生的战场,就发现需要的装备没有带来,而带来的,则是一些作用不大的武器。要不是印度军队同样出现了很多的纰漏和指挥失误,他们很可能在白天就通过一次简单的冲锋就占领了奎达机场。

林淮生相信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指挥方式和部队的编成,就可以让起降的效率和部队战斗力都大幅地提高起来,对于将来的在敌人后方的突破行动而言,这次行动的意义绝对不止奎达机场的得失,当然这是后话,眼下能否扛住敌人的下一波攻击还成疑问。

空中,宋宁将印度战斗机驱逐出战场,出现了一个暂时的空挡。他转而飞向西南寻找加油机。而另外2架重型歼11战斗机则按照指挥机的命令,开始搜索地面。

歼11战斗机并非为对地作战而设计,但是它的雷达凭借功率较大的优势,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的多普勒锐化能力,可以对于地面上迅速移动的坦克群进行有效的侦察。由于歼11比预警机更接近战场,并且拥有更快的速度,其测绘分辨率还要高于预警机雷达探测能力。

地面上阿扎里德偷偷的调动果然被一架歼11发现,目标位置迅速通过数据链发送到了指挥机上。

林淮生正在地面等待伞兵侦察车部署到位,空中的预警机先发来了信息,大批的印度坦克正从南面包抄。这有些出乎了林淮生的预料,因为天黑前,敌人有一个连在南面吃了苦头,所以他预想那名敌人可能会从北面过来。处于谨慎,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决定分兵防守。奎达的两条并列跑道前后长度超过8.5公里,一旦判断失误,势必将会陷入首尾难顾的境地,分散兵力虽然犯忌,但是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磷淮生将火力最强的红箭9发射车分为两队,大部分调往了南面,其余调动到了北面,携带反坦克武器的步兵则沿着跑道正面部署,防止敌人仍然从布雷取突破,威力有限的伞兵战车则跟随指挥部,作为机动兵力;另外,他还有几辆可以发射照明弹的自行迫击炮,也全部部署到了南方。总的来说,这个部署平庸却又滴水不漏,如果敌人的动作真的如同侦察到的一致,那么他还可以拼一拼。

大约同一时间。远离奎达的苏莱曼山区东部,一支携带特殊装备印度特种部队悄然爬上了南段最高峰。这是一个完全被巴基斯坦陆军忽视的山头,因为军事上没有作用,但是对于心思细密的斯潘加而言,这个远离战场的制高点仍然具有特殊的意义。

占据山峰的印度小分队,偷偷安装了无线电截收侧向装置,这些侦测设备具有探测方圆百公里内,所有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波、超短波通讯频道、射频、以及对流层内通讯的能力,可同时进行监控和侧向。在起伏剧烈的山区地带,这原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早在几年前,斯潘加就对这里地形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很快侦察设备就侦测到了奎达机场地面指挥部的位置,这个指挥部一直在进行无线通讯,并且在不停地运动当中,显然是一部指挥车。虽然印度军队缺乏精确打击的远程武器可以立即摧毁这个指挥部,但是它的运动轨迹,仍然可以为正在谋划进攻的第19坦克团提供足够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