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治和商业体系,适合当下的社会和国情。为此朱翊钧思考了整整二十年了,思考了后世各种制度,最后讽刺的是只能选择被后世批评的一无是处的制度。

因为做主的是皇帝,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这些权贵和商帮,这会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家权力和公共权力被滥用,但是无法彻底避免。

朱翊钧自己清楚这一点,但是当下,他没得选择。

以后会不会爆发民主革命,或者社会主义革命,朱翊钧觉得自己没法管,也管不了。自己的这个制度,朱翊钧觉得维持三百年,应该问题不大。

尤其是在接下来的殖民时代,这个政治制度会产生一个东西,他的名字叫做帝国主义!

半晌朱翊钧缓缓的回过了神,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朱翊钧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原因也是因为这个,他有些茫然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富国强兵推行新作物,朱翊钧不会如此的纠结。

朱翊钧想做的是打下基础,不让自己的改革流于形式,否则大明还会走回老路。

如何引导,如何确立制度,这才是朱翊钧思考的东西。

走到今天这一步,朱翊钧已经想到了一些东西,可是又不太敢迈出这一步,因为这一步太大了,朱翊钧不知道迈出去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比如商帮商业,比如权贵资本主义,再比如会不会形成朋党,这些都是朱翊钧要考虑的。

有了商帮,必然会有朋党,这是免不了的,如何引导,如何治理,这才是关键。不让人家建立商帮,不让同乡互助,强行拆分宗族,朱翊钧是不敢这么干。

徐文长见朱翊钧回过神来了,沉声说道:“要不咱们回去吧!”

显然徐文长也看出了朱翊钧的状态不太对。

朱翊钧摆了摆手,然后看向刘老八:“你们这位刘大老爷家在哪里?我们既然到了刘家庄,不去拜访一下有失礼数。”

正在刘老八要回答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人进来报告,说刘家庄的刘大老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