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翻看着自己手中的密折,眼睛微眯,伸手敲打着奏折,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这个赵廉有点意思啊!”

这个时代的鸦片虽然提纯程度不高,可是一旦成瘾也不是那么好戒掉了,居然能够靠着意志硬抗,这是一个狠人啊!后世有人说过,能戒烟的男人对自己太狠,可是这个能借鸦片的赵廉,对自己更狠。

在奏折上,王用汲详细的写了赵廉硬抗的过程,这一点从徐德的密折上也得到了证实。

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是王用汲在奏折上保举了赵廉,王用汲认为赵廉也是受害者,对福寿膏有毒的事情并不知情。王用汲认为赵廉是一个人才,可以戴罪立功。

朱翊钧倒是不以为意,事实上他对禁烟都没报太大的希望。

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朱翊钧对的大烟的了解更深,这玩意是从海外流入的。如果不能从源头掐断他,那么在国内想要禁绝是不可能的。

朱翊钧之所以让查这件事情,一方面是为了将来做准备,二来则是为了查走私,查海贸。

虽然鸦片这东西危害很大,可是在这个时代的贸易之中,这玩意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而且它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昂贵的海贸商品。

能够有渠道弄到鸦片,并且有渠道在大明贩卖,实力绝对不可小觑,绝对是大海商。

朱翊钧原本还琢磨着怎么对付这些家伙,走私的证据不好查,这些人在大明根深蒂固且势大财雄,真的下手抓人,麻烦会很大,鸦片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给皇上进献毒药,这件事情太大了,或者说这个帽子太大了,大到没人能带的动。

借着这件事情,快刀斩乱麻,直接将东南的走私商人给搓圆捏扁。大明虽然商人不少,当官经商也很普遍,可是真正的大商帮,有能力左右大势的商帮却没那么多。

著名自然就是晋商,这些人靠着盐政起家,同时与关外贸易肥己,到了后来就是走私,倒卖军用物资,没什么是他们不敢倒腾,不敢卖的。

后面就是徽商,在这个时代,徽商的实力非常的强劲。

如果说晋商是与朝廷牵扯最深的商帮,很多家族都出过大官,那么徽商就是“商而优则仕”,乡村里的私塾基本上都是自己办的,都是民办的,都是商人捐资办出来的。

与晋商和徽商不同,浙商则要单纯的多,他们大部分都是单纯的商人。

在晋商徽商浙商之外,还有闽商,粤商等等。

朱翊钧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这些商人已经开始抱团了,一个个大的商帮正在形成,代表性的事件就是会馆的设立。会馆最早出现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只不过到了现在,这种会馆更多了起来。

商人出资建立,收买同乡读书人,使其抱团,形成官商党派,然后将大明拖入深渊。

朱翊钧对于这一点在清楚不过了,借由扬州的食盐整肃,自己狠敲了徽商和晋商一棍子。在西北的边贸也调动了徽商和晋商,使得他们不得不屈服于内务府之下。

接下来自己要针对的就是浙商和闽商,他们还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称呼:闽浙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