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反驳还办法,人家说的是自己,这个亏自己也只能认下来了。

不过想到前几天王用汲的样子,徐德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这波不亏。想到王用汲一路上的样子,徐德笑的更开心,全都是报复的快感,为了庆祝这一盛事,秦淮河走起!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随后将一份奏折放到一边,最近奏折的风向有点不太对,不少人开始上奏折吹捧什么盛世将临,什么中兴之主,这让朱翊钧警惕了不少。

这种事情还没法说,人家上奏折拍你马屁,你总不能下旨申斥吧!

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将手中的奏折放下,然后开口说道:“以后这种折子就不用送上来了,每天听你这个老东西拍朕的马屁就够用了。”

张鲸连忙笑着说道:“陛下英明是朝野公认的,可不是老奴一个人说的。”

笑骂了一句,朱翊钧再一次伸手拿起了一份奏折,扫了一眼之后,朱翊钧面容就严肃起来了。这份奏折是内厂上的,是徐德从南京递上来的。

奏折的内容和徐德对王用汲说的话差不多,详细的叙述了江南的情况。

朱翊钧没想到官绅一体纳粮还能从这里找到突破口,那些做生意的士绅开始去跑经商了,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闹出纳税的麻烦,毕竟现在大家都靠着内务府。

内务府是什么衙门,没人不知道,这个时候触怒皇上是不明智的。

朱翊钧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点,那就是朝堂上这些大臣的震慑力,这些人写一封信到地方,甚至比自己的圣旨还好用,说起来还是威信不够啊!

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威望不是一天树立起来的。

想要达到言出法随的地步,估计要很久了,或许等到自己扫平漠北就有可能了。

或许北方利益不多,远不如将精力放到南边去,放到大海上去,但是他的政治意义是不一样的。汉唐之所以被认为强盛,是因为他们扫平了草原,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大宋之所以被认为是弱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丢掉了汉人的霸主地位。

自己只有扫平漠北,自己的声望才能够达到空前的程度,远超成祖皇帝和太祖皇帝,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圣旨就会是名副其实的圣旨。

至于向南打,恐怕是把印度的打下来,扩大了地盘,意义也没有扫平草原来的大。

事实上灭掉瓦剌之后,朱翊钧已经有这种感觉了,站在朝堂上,群臣对自己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更加的敬畏,更加的尊重,这就是威势。

自己不用带着剑上朝,自己只要坐在那里,那种威势就会出来,用后世的话说,自己现在自带BUFF,震慑光环,说出来的话会让人不自主听取,站在那里就会让人不自主的畏惧,与自己对视攻击力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