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府,钦差行辕。

王宗沐看着王用汲,笑着说道:“曲阜那边的事情都完了?”

两个人也算是惺惺相惜了,虽然王宗沐对徐德的观感也不错,但是始终是差一层,与王用汲就不会这样,两个人没有丝毫的隔阂,说起话来,倒也不用忌讳什么。

“完了!”王用汲笑着说道:“剩下的事情就用不到我了。”

王宗沐笑着说道:“去南京?”

“去南京!”王用汲点了点头:“不用那么看着我,我上了折子给陛下,希望陛下调派内厂的人给我,锦衣卫的人我是受够了,内厂的人手很不错。”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王宗沐笑着说道:“陛下对你当真是非常的看中,让徐公公与你同行。”

王用汲大笑:“陛下天恩浩荡,不过我明天就要走了,今天晚上得吃你一顿,好酒好菜的准备着,咱们好好喝一杯!”

“好啊!”王宗沐也笑着说道:“好好喝一杯!”

京城,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羹汤,面无表情的继续翻着资料,然后转头看向了张鲸,开口问道:“这些都是切实的吧?”

“回皇爷,都是东厂的人查的,不会有错的!”张鲸连忙回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低下头继续看了起来,事实上这不是一份情报,而是一份资料,一份大明官员出身的资料。虽然对于大明的士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是到底是怎么样的,朱翊钧并没有切实的感觉。

只是知道官商勾结,最直接的路径是官商一体化。《白银帝国》一书认为,万历年间几乎到了“无官不商”的地步。于是朱翊钧就让东厂去查了一下,主要查一下最近两次科举。

以前的数据没什么意义,最近的数据才准确,况且朱翊钧一直相信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上一次的科举,商人出身的进士占了所有进士的七成,这个比例高的可怕。在东厂的数据里面,他们的出身基本上都是商贾,家里面都有大买卖。

像是开一个粮店之类的,基本上都没算,按照东厂的核算,这些人家里面最少也有三间以上的铺子。家里面有商号的,三成以上,全都经商。

在剩下的三成里面,两成是地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耕读传家。

穷苦人家出身的,只是占了不到一成,比例非常的低。之前的一届也是这样,只是稍稍好一点,但是也没有好多少,看了这个数据,朱翊钧心情大坏。

这份数据代表着上下层的上升通道正在堵死,财大实力雄厚的商人正在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做官,把持话语权,开始侵夺这个国家的权力。

从权力入手,侵夺所有人的利益,吸取这个国家的血液,他们正在成为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