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周这边……大非川一战之后,还有什么能够阻止薛绍的强势回归,并从此领袖群伦呢?!

此时此刻,吐蕃王朝是存是灭,几乎是在薛绍一念之间。因此姚元崇不敢丝毫怠慢,马上先找薛绍谈了一谈。

其实对于薛绍来说,生擒赞普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自己此行,只为打败噶尔钦陵而来。

姚元崇问,薛帅可曾与赞普谈过了?

薛绍说还没有,因为我还没想好,该和他谈点什么。

姚元崇算是比较了解薛绍的,他心里清楚,以薛绍的思维之敏捷和头脑之冷静,哪会不知道该和赞普谈什么?——他就是在等朝廷的人来了之后,再和赞普开谈。

这是一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统帅,才会拥有的高级“职业素养”。

想到这一层,姚元崇也就不敢擅作主张了。他建议,把大非川的战况飞马快报给朝廷。让女皇来决定,该要怎么和赞普来谈。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抗击外敌的战争,而是不亚于当年太宗皇帝平定突厥草原的“历史大功绩”。这样的功绩肯定不能是臣子独享,必须先要让女皇成为最大的赢家。

于是姚元崇亲自操刀写下了一篇华辞华美、慷慨激昂的上表,飞送洛阳。只等这篇上表及达京城,必然是天下震惊举国欢腾。对于女皇来说,这就不仅仅是有益于塑造她的光辉形象了,她的历史地位都将被拔高许多。

在等候朝廷回令的这段时间里,薛绍要做的事情也并不少。十几万吐蕃俘虏要管制,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如何对待和处置他们还是后话,那得听朝廷的意思来办。但在朝廷的意思抵达之前,薛绍对他们用了一条能让器弩悉弄吐血的“绝户计”——他让论弓仁去招纳降卒。

这十几万人当中,少不得有许多曾是噶尔钦陵的麾下旧部和死忠,或是与噶尔家族沾亲带亲颇有渊源的人物。论弓仁的特殊身份果然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仅用了五天时间,他就招来了三万劲卒。

和强行发配到军队的战俘不同,这些“主动投诚”的吐蕃降卒不会被列为贱籍军奴,而是享有一般雇佣兵的待遇,就和之前跟随论弓仁一同前来投诚的那五千人马一样。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心甘情愿前来投诚的,这样就不会埋下什么大的隐患,将来管理和融合起来都会很容易。

论弓仁前前后后给薛绍弄来了三万余高原骑兵,这对中原王朝来说绝对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极品宝贝。然而比这三万人加起来还要更加珍贵的,是论弓仁这一员虎将。

所以薛绍觉得,自己这回真是当了一回爆发户,赚大发了。

还有一件事情,薛绍也想认真的办下来。那就是安葬噶尔钦陵。

俘虏器弩悉弄之后,将士们在吐蕃的大营里找到了噶尔钦陵的尸体。虽然器弩悉弄很想将他碎尸万段弃之荒野,但考虑到噶尔钦陵在军队里的威望,他暂时没有这么做。于是他打算战争结束之后,再将噶尔钦陵的尸体带回高原进行处理。

如何安葬噶尔钦陵,对于论弓仁和投诚过来的三万余吐蕃将士来说,显然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薛绍决定,无论朝廷将会如何处置器弩悉弄,安葬噶尔钦陵这件事情自己必须给论弓仁做个主。

另外,薛绍派郭安等人去了一趟洮州,把吴铭和月奴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