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丰州的城池修得很大,城内至少可以驻扎二十万大军,城墙非常的高大和坚厚。薛绍骑着马跑了一整天还没有绕城走上一圈,而且差点迷路。因为城里的各处地方看起来都差不多,除了摆得像围棋格子的营房就是笔直开阔一通到底的军用过道,再不就是光秃秃的大校场,连草都很难找到一根。

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军事服务,没有半点的花俏和冗余可言。

薛绍觉得,在这种枯燥、单调又紧张的地方生活几年,就算没有被敌人杀死,也会因为寂寞和无聊而产生自杀的冲动。

真不知道,以往那些驻守丰州的大唐将士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几日后,斥侯再次回报准确消息,突厥的大军越过黄河之后,尽数撤过了阴山,退回了大漠之中。

丰州之围彻底得解,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有重大战事了。

只是稍稍喘了一口气,然后薛绍就面临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粮草快要消耗殆尽,省吃俭用也最多只能撑一个月了!

丰州这里既无百姓又无农田,所有的军需全靠后方夏州都督府的转运。以往数十年北方草原隶属于大唐的统治之下平安无事,因此丰州的驻军并不多,朝廷也不以为然。但近年来突厥反复的发动叛乱,丰州这处咽喉就不得不加派驻军。

从夏州到丰州有七百余里,多数是戈壁和荒漠道路崎岖难行,粮草因此转运非常艰难。往往运一斗粮食到丰州,路上要消耗一斗以上。丰州的军需开销从此居高不下,大唐的朝廷因此数次想要放弃丰州退守朔方。

现在,十万人要吃饭的大问题,轮到薛绍来解决了。

薛绍对朝廷几乎是不抱幻想了,否则,当初离开洛阳的时候问题就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薛绍只剩下了唯一的法子,去夏州都督府筹集粮草。

事不宜迟,薛绍决定马上亲自回夏州。除了征集粮草,还得打理一下那里的民生政务。自己这个夏州都督除了要在丰州带兵打仗,辖下还有夏、绥、银、廷四个州。

整个大唐的关陇腹地,现在有一半要归薛绍管了。

薛绍把丰州的防备重任,交给了李多祚、唐休璟和范云仙等将,自己带上郭元振和薛楚玉只率三千跳荡军,折返夏州前去督办粮草。

临行之时李多祚专程请住薛绍,对他说道:“大将军,我得郑重向你引荐一个人。”

“何人?”

李多祚说道:“就是你在黄花堆一战前夕,临时扔给我的那个监军御史,张仁愿。”

“哦?”薛绍有点好奇,“怎么说?”

“此人是个可造之材。”李多祚说道,“那一日在战场之上,我见他作战特别骁勇,一身武艺非比等闲。于是我在战场之上刻意关照了他一回,让我的近卫保护于他,以免他这个初上战场的新兵横死当场。战斗结束之后,我将他叫到近前问话,却发现他不光是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还精通兵法善于谋略,并且写得一好字,作得一笔好文章。似这等文武双全又热血赤诚的青年才俊,大将军若不带在身边用心雕琢予以重用,那就太可惜了!”

薛绍笑了,“没想到他这个初次上阵的小卒,能在战场之上吸引到你这个前军大将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