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休整了一天一夜,朔方军再度出发了。

骑上战马迈开第一步的那一刻,薛绍就把关于洛阳关于裴炎和武则天的所有事情,抛到了脑后。

面对战争,薛绍必然做到心无杂念才有可能全情投入,那样可以少犯一些错误。这是他前世今生的诸多军旅经历,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战争的胜负,很多时候并非处决于谁做得更对,而是谁更少犯错。尤其是现在这样的冷兵器战争,没有那么多的高科技设备作为辅佐,将帅的经验和直觉以及随机应机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上万人的生死并主导战争的胜负走向。

薛绍庆幸,之前自己有过一次征讨白铁余的经历。虽然那一仗打得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比如急功近利的兵行险招,虽然当时侥幸取胜了,但如果再让薛绍去指挥一次那场战争,肯定不会用那种打法。

现在,当然也不会。

此次出征,薛绍没有必要再像上次征讨白铁余那样,急于斩获军功证明自己。他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目前肩负的责任。一念之间厘定千万袍泽的生死,一念之间关乎身后无数子民的安危,甚至关乎整个大唐帝国的兴衰走向。

于是,薛绍变得空前的谨慎。他将麾下斥侯的消息回报频率,由一个时辰一次改为了半个时辰一次。他自己亲自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以便第一时间得到前方的消息做出最快的应对。

出发后的第一天,一切正常。

薛绍率军走得并不快,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把力气全都花在了赶路上,以至于到了丰州人困马乏无力战斗。那样的救援无异于抱薪救火。

入夜,薛绍方才和衣躺下小寐片刻,郭安亲自快马回报并且直接闯进了薛绍的帐篷里。

除了薛绍的斥侯,没人敢这样直闯帅帐。

薛绍条件反射的弹坐起来,“有何敌情?”

“前方三十里黄花堆,有埋伏!”郭安气喘如牛全身都汗湿了,满面泥垢甚是狼狈还有一股极其刺鼻的恶臭味道。看来为了侦察到这一敌情,他没少吃苦。

“苏味道!”薛绍大喝一声。

就睡在邻帐的行军管记苏味道连忙应声,“属下在!”

“军功薄,先给郭安记第一功!”薛绍说道,“传,众将来见!”

“是!”

郭安连忙抱拳道:“少帅,属下份内之事,不敢邀功。”

“下去洗把脸,回来详说敌情!”薛绍将手一挥,毋庸置疑。

“是!”郭安只好匆忙退下。

没多时,李多祚、郭元振和薛楚玉等将全都到了。

出征之后首次遇敌,气氛紧张而肃杀。

薛绍先叫郭安介绍敌情。郭安说大量敌军在黄花堆设伏,专等我军。侦察相当困难无法确定敌军的确切数量,保守估计敌军数量不下五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