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感觉都快有一点喘不过气来,热血与厚重的男人,简单而炽热的情感。

大唐的军人,壮!

“俺就认了你们这群好兄弟了!——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牛奔突然号泣了起来,手忙脚乱的开始穿衣服。

薛绍相对比较沉默,静静的穿上了衣服。对那些人伸出了一只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众军士各自一笑,一起把手拍到了薛绍的巴掌上。

“兄弟!”

“俺也是!——兄弟!”

当天深夜,勋一府越骑团第一旅全体一百名越骑卫士加上两名新兵,在旅帅况三刀的带领下,悄然离开大军屯,往北方挺进。

薛绍终于穿上了心仪已久的大唐铠甲,虽然不是明光甲,但也是铁甲之一的山文甲,很沉,穿在身上一点也不轻松。明光甲那种既轻薄防御力又高的铁甲,得是高级将领和皇族的亲勋才有资格穿。

再加上手上那一挺马槊、背上扛的角弩和腰上挎的横刀,加起来将近一百斤。带上这一套装备骑马,当真不轻松。

在挑选马战武器时薛绍本不想用马槊,原因很简单,自己的马上功夫本就不怎么样,一般骑兵用的漆枪都还用不大利索。

但是况三刀说,不会的都可以学。如果你只满足于用好漆枪,必然用不好漆枪。

这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但意思薛绍懂了,道理和“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一样。于是他毅然的选择了世族大将专用的重兵器——马槊!

薛绍一行一共一百零三骑,他们的任务是打探朔代二州及长城周边敌情,及时回报。同时,还要招抚溃败之兵,安抚流亡百姓。

三万大军,还不知道前方的败讯。薛绍一行人执行的是秘密任务。

勋府的马仿佛都是久经考验习惯了长途奔袭,体力特别好。一夜疾驰,途中几乎没有做过长时间的休息。黎明时分,一行人抵达了代州境内的唐林县郊野。

在一片浓密的树林中稍作休整。

况三刀安排了两火卫士在四周轮换作为警戒斥侯,让大家抓紧时间吃喝休息补充体力。

临行之时众人都只带了一些散子蒸饼和饮水,现在坐了下来吃些干粮歇息马匹,有人靠在大树上打盹。

薛绍前世军旅之中惯用的“黄金睡眠法”,这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强迫自己在不熟悉的恶劣的环境下抓紧一切时间休息,这在战时是一门相当重要的技能。

吃完半张饼喝了几口水,薛绍马上进入了深层睡眠,体力得以飞速补充。

休整了大约一个多时辰,人马重新集结。

代州毗邻朔州接连长城,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名“雁门郡”。

因为天色已明这里也接近敌战前线,随时可能遭遇敌军,因此况三刀带领大家走了山林间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