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果尔虽然比他小四岁,但他许多兄弟中,最让他喜欢的就是博果尔了。博果尔说是不爱读书,实际上所受却是汉家教育,汉语说的比满语和蒙语都好。

皇太后和摄政王自然不会担心博果尔的教育问题,博果尔的老师都是太妃娘娘一手安排的。除了一个教摔跤的蒙古师父,一个教骑术的满人师父,博果尔余下老师都是太妃不知道哪里寻来的汉人读书人。

相较于其他连汉语都不熟练的兄弟,这个总能意会到自己意思的皇弟简直让福临惊喜。于是不能召见岳乐的时候,皇帝总是很喜欢找博果尔说话,吐苦水,倾述自己的大志向。

博果尔是不是真的理解皇帝的痛苦不得而知,但是他从来不会像皇太后和摄政王一样指责福临这不好那不行。当福临表达自己的不满的时候,博果尔也能够毫不犹豫地站在自己一边,与他“同仇敌忾”。这让福临觉得这个弟弟与那些让他觉得压抑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皇兄对岳乐倒是一贯好,只是按理说秀女在选秀之前都算是皇兄的女人。那董鄂氏既然是秀女,怎好没有参加选秀就敢与岳乐混到一处,毫不避讳啊。”

福临不以为意哈哈大笑道:“八旗秀女不知凡几,朕总不会全纳进宫里?岳乐喜欢,朕赐婚便是。难道朕还要为了一个女人和好朋友翻脸?对了,这次皇弟若是看中什么秀女,朕也定然为你赐婚。”

“皇兄,皇弟还小呢!”博果尔斟酌道,“我额娘说,要等我十五岁以后才能相看福晋,太早成亲对身体不好。”

“那岂非还要等好多年?福晋可以以后挑,不过先选两个格格给你也没什么。”福临随口道。

皇帝早早就有了女人伺候,十三岁已经大婚,被皇太后追着和皇后生娃娃。大清的公主十二十三嫁人也不少,皇帝并不觉得给博果尔两个妾室有什么不妥。

“弟弟先谢过皇兄了,不过此事还是免了。额娘说有福晋前,不许用宫女近身伺候的。皇兄若是疼我,不妨等以后的选秀,额娘为臣弟看中了那家姑娘,再赐婚不晚。”

“那是你的福晋,怎么还要贵太妃给你选?”皇帝不满道。

“额娘定是照着我的心意挑,没什么好担心的。”博果尔憨笑道,“看额娘给姐姐挑的就不错,当初额娘调查清楚了好几个进士,才带着姐姐出宫自己选的。”

早在入关之初,石慧就用手上的利益在两宫那里求了尼楚贺和博果尔婚姻自主的懿旨。

大清入关后,为了笼络士人,依照明朝科举开科取士,头几年是念念开,这几年才减少次数,每两年就开一次科举。摄政王多尔衮为了表示满汉一家亲,特意谕旨礼部,允许满汉通婚。

贵太妃主动表示皇家应该做出表率,榜下捉婿,为十一皇女尼楚贺择选了一位汉人进士为驸马。这位驸马出生北方地主家庭,他的家族是比较早一批降清的,兼之人才出众,是上科传胪,颇得皇帝喜欢。

大清不似大明,不允许宗室掌权,做驸马不仅不会限制仕途,反而有利于仕途,故而这门婚事却是两厢情愿的。尼楚贺的姐姐们都是十二三岁就出嫁了,然到了尼楚贺,因是贵太妃做主,今年及笄才正式定亲,婚期却是明年冬日。

“贵太妃素来疼你们姐弟的。”福临的情绪突然有些低落。

“太后娘娘定然也爱惜皇兄的,我额娘说天底下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母亲。”博果尔咧嘴笑道,似乎并没有觉察到福临的情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