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们看着这本漫画,禁不住就会感慨万千,实在是不相信这是一个女人写出来的。

许多漫画迷甚至把它评为“零差评”的漫画,完全可以和三大民工漫画媲美。

而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钢之炼金术师》的两版动画。

一版是忠于原著的版本。

另一部是在连载的时候就制作的动画,因为后续情节还没创作出来,所以一半以上的情节都是剧组原创。

然而这两版动画,却都是非常的受欢迎,成为了日本动画史上的两个经典。

牛姨创造的《钢之炼金术师》的世界观和体系,也是非常出色,也贯彻了女孩子写书一贯的严谨细腻,并不怎么好模仿。

殷俊自然没有看过原版的漫画书,他只是比较着看了两版动画,然后依照自己的理解,提前写了个糅合在一起的主题和框架设定。

内容上也基本上是跟着动画版本走的,相差倒是并不大。

至于剩下的对话内容,这就要靠《麒麟周刊》的一众编辑们了。

这么几年的锻炼后,他们对于这种风格,还是比较适应的。

只不过殷俊特意叮嘱了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写出我们中华文化的特点,见缝插针就要宣扬中华的优秀品德,而不是按照日系的方式来。

他们写好的故事,4月份的时候殷俊便看过前面的五十话,至少能打到80分,算得上非常优秀。

最关键还在于这个故事是先写好,然后再开始画,这样前后呼应和埋伏笔这些都能得心应手,不至于是在后面才不断的凄苦填坑。

《钢之炼金术师》的周边,在《麒麟周刊》里面,肯定算不上多好,也就是能比《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乌龙院》等这几部要好一些。

但正如同针对的方向不同一样,《钢之炼金术师》确立的是《麒麟周刊》的比格。

就好像电影公司找墨镜王拍戏那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提高自己公司的形象。

《麒麟周刊》发刊了四年,在销量上已经暴涨到了每期4000万册,是时候提高一点艺术比格了。

当然了,《钢之炼金术师》肯定没有墨镜王的电影那么凄惨,它还是挺赚钱的,单行本卖得非常好——能和三大民工漫画相提并论的神作,怎么可能差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