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所说的情况,在这种光明正大的文章中公布出来,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这是十年之前的事情,已经丧失了多种效力,故而决定如实地说出来。

当时,我正处于疑问之中:女性对于疼痛的忍耐性要比男性强吧?

想要具体地证实这一点,是相当有难度的。我做过几个手术,有一定体会,觉得是这样。

怎样才能加深认识呢?我思来想去,决定在做手术时验证一下。

所谓的大学附属医院所做的手术,一般来说,是大的多,小的少。也有像跟腱缝合或者臀部肿瘤摘除等比较小的,这种手术一般施行局部麻醉,对于不宜于人体健康的麻醉剂,我有时用,有时不用,用时适当调节一下分量,观察其反应。因为要验证男女感受之别,后来的手术特别用心。

请不要误解!我这样说,并不是不用麻醉剂就实施手术。只是在动刀以前,用针尖扎一下患者,或用镊子镊着其皮肤,问其疼不疼。

结果确如我之所料。男性能根据麻醉剂使用数量的多少,相应地回答“不疼”与“疼”。女性的回答则相当含糊,用了很多麻醉剂的说“疼”, 用了微量麻醉剂的却说“不疼”。

完全没用麻醉剂的,用针尖扎一下,她也只是歪着头,脸上露出难以理解的表情。

由此了解到,女性对于麻醉剂量的反应因人而异,但却普遍擅长暗示。

假如不施麻醉剂,主刀医生充满自信地说:“哎呀,没问题。这种手术不疼。”再问:“不疼吧?”那么,她真的会说:“不疼。”好像对精神的信赖比实施麻醉的药效更起作用。

这一点,并不对所有女性适用。对瘭疽这样剧烈的疼痛也难有效力。但是,女性在一定的状况下,确实可以通过暗示或信赖减轻疼痛。

而对于男人来说,总是照理走,有点不招人爱。无论他人怎么说“没事儿”,只要对没实施麻醉的部位动刀,就会喊:“疼!”

男人的性格,怎么这样一本正经和毫不含糊呢?

男人和女人同为人,神经的分布并没有特别的不同。解剖书上说,男女的内脏和血管位置相同,只有生殖部分不同。既然神经分布基本相同,为何一方对疼痛比较敏感,另一方却感觉迟钝呢?

大致可以考虑两种情形:一种是尽管神经分布位置相同,但感受性不同;另一种是在看不见的范围内,神经的数量有点不一样。

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没有从医学上得到明确的证实。与其这样说,莫如说基本上没有从医者思考这种荒唐的事情,也没有必要重新探究这样的课题。

我确实觉得女人比男人更能忍受疼痛,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根据我使用麻醉剂的小小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曾经对前辈的外科医生说起这件事。这个人是副教授,很聪明。他对我付之一笑:“男人和女人都是一样的人,怎么会有那样的差距呢。”

的确,医学书上没写“男人和女人对于疼痛的感受性不同”。对于麻醉剂的注入量,也只标注体重多少公斤注射多少毫升云云,区分成人和儿童,成人不分男和女。

好像从属于权威认定:既然两者都是同样的人,就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不知为什么,我总坚持自己的认定。而且觉得女人能忍受沉重且强烈的疼痛,与其单纯地说是能忍,莫如说是具有将疼痛转化为其他感觉的能力,或者说是女性具有男性所没有的特异功能。

如果实际上不是这样,女人就不会一边忍受着生孩子的痛苦,一边说要再生一个。

女人是不怕疼痛才担负分娩这种职责呢,还是担负分娩这种职责才不怕疼痛呢?答案不得而知。反正女性能够忍住分娩痛苦所必须具备的坚强,是一种独特的东西。

女性确实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特点和不可理解的性情,也能营造有悖教科书学说的客观现实。

比较容易弄懂的还是肉体,想要深钻细研其精神所在,也许是欠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