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说:妈,我知道。

母亲说:你不知道。你恨妈,这么多年你没回过家,就是信写得也少得可怜。

女儿不说话,听母亲絮叨着。

母亲又说:但我相信,你迟早有一天会明白的,因为你是我的闺女。

柳南又含泪带泣地喊了一声:妈——

母亲又说:闺女,那时你不懂,因为你经历的少,妈这辈子啥事没经历过?

母亲还说:你现在刚三十多岁,一切都还来得及,谁年轻时都犯过错误。

半晌,母亲不说话了,女儿也不说话,俩人都感受着对方的心跳。

柳南终于说:妈,你和爸爸还好吧?

柳秋莎没有急于回答女儿,她现在已经早就不是二十多岁时的柳秋莎了。如果是那时,她会脱口而出。现在,她真的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女儿了。半晌,又是半晌,母亲才答:这辈子我找你爸没有错,你爸是个好人。

女儿紧紧地搂着母亲。

半晌,母亲又说:你爸是个小知识分子,按理说,他和我是两种人,可两种人最后不也走到了现在?有时日子并不像想像得那么简单。

柳秋莎回答女儿,似乎也在回答自己,这是她对自己大半生的总结。她要把自己一生得来的经验教训告诉女儿,让女儿在这种经验教训中快点成熟。

黑暗给了母女俩许多坦诚,也给了她们许多谈话时的勇气。

母亲又问:闺女,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柳南半晌才答:妈,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想到了,现在我就是不想离开部队。

母亲这次用力地把女儿抱住了,她相信,女儿什么风浪都可以走过来了。她相信自己的女儿,就像相信自己一样。

这次在部队,柳秋莎一连住了一个多星期。她伴着号声起床,又伴着号声入睡,仿佛她又回到了年轻时的岁月。

柳南想吃食堂,那样会省许多麻烦,可母亲不愿意,她要为女儿做饭。每天早晨,她都要提个菜篮子,到菜市场去买菜,变着花样地为女儿做这做那的。

女儿一边吃饭,一边说:妈,你做的菜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