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濑开始担心要交给《草枕》杂志的稿子。离每月的截稿日只有十天了。换作平时,浜中早就来频频催稿了。前几天在东京站分手时,浜中说一两天内就会来商量锯山之行的安排,结果他一个人跑去盐釜和网走,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伊濑写稿的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

不过,之前他们还去过馆山,笔记都在,万不得已时,以此为素材写篇游记出来也未尝不可。可一直以来,伊濑都是遵照浜中的计划旅行、写作,不能贸然自作主张。可伊濑怎么知道浜中什么时候回东京呢?

话说回来,《草枕》编辑部倒真是从容不迫啊。他们将伊濑相关的工作全权交给浜中负责,既没有派别人来催稿,也没有打电话询问稿子的进度。浜中还是那副德行,既然要出行那么多天,就应当事先安排好自己不在岗时的应对之策,但他什么都没做,撒手就走了。

伊濑不好意思催浜中,又花了一天等待他联系自己,结果电话也没有,信件也没来。到这天为止,浜中已经外出七天了。

次日下午,伊濑给《草枕》编辑部打去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不知道名字的办事员。

“我是伊濑,请问浜中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不太清楚。”

“你们总该知道大致的时间吧?”

“我真的不太清楚。”

“那编辑部里有人知道浜中什么时候回来吗?”

“我想过一阵子就会有人知道了,到时候我们再联络您。”

这家编辑部可真奇怪。一般来说,不论是公费出差还是自费旅行,编辑部都应该掌握自家编辑返回的时间。但他们居然不知道,这只能说明天地社名不副实,实际上只是个管理混乱的小出版社。

一小时后,编辑部回了电话。

“我是武田。”主编开门见山道,“一直以来都给老师添麻烦了。您刚才打电话来有何贵干呢?”

“我想打听浜中什么时候回来。本月的截稿日就快到了,浜中不在,我就无法按计划去这次的采风地锯山。我担心这会影响写稿,所以打电话过来问问。”伊濑说。

“非常不好意思。浜中现在正在休假,可能还要过几天才能回来。”主编恭敬地答道。

“还要等……那留给我写稿子的时间就太短了,我有点为难呀。”

“可不是嘛。”武田主编的措辞充满同情,但语调又有点事不关己的味道。

“如果浜中可能会太晚回来,我必须有应对这一情况的备案。因为提笔写稿的时间推后了,一旦离截稿日太近,我担心无法按时交稿。我想同武田先生谈谈应对之策,以防浜中无法及时回来,不知您意下如何?”

“明白了。其实,我也正好有事要与老师商量。”

“……”

“真是太凑巧了。那我现在就来您家吧?”

“那怎么敢当?要不我来找您吧,顺便散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