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官司开庭的前两天,《科技日报》上就出现了一则小小的报道,声称晏旻和他原来的东家为利益反目,状起告了他的老东家。

这则报道很短,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前段时间旻西科技推出独立显卡,晏旻在科技界也算个不大不小的名人,而且当时科技日报还刊登了他的照片,虽然黑白照片不那么清晰,但依旧可以看得出来长相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因为这张照片,他的知名度更高了。

现在这则报道一出来,立马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和兴趣。

之前晏旻是被当成归国留学生的优秀代表进行报道的,满篇都是赞誉,现在他却为了金钱跟老东家打起了官司,这人才华是有了,但明显道德上不过关,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晏旻知道,这报道八成是瞿延宁搞的鬼,不然记者怎么会知道这事?

报道刊登的第二天,《科技日报》原来采访晏旻的记者找上门来,想要就此事采访晏旻。

晏旻拒绝了:“我现在不接受采访,等案子庭审结束之后,你再来采访我吧。”

记者软磨硬泡,还是没得到想要的结果:“那我可以跟进整个庭审吗?”

晏旻说:“当然,欢迎你来旁听。”

案子开庭那天,晏旻到了法院,西华信息方面安排了代理律师前来,至于技术代表则叫了赵建平过来,瞿延宁本人没有出庭。

赵工见到晏旻,颇为尴尬地笑了笑,他是真没想到,有一天会和晏旻对簿公堂。

晏旻也给他了一个安抚的笑容。

庭审开始,原告晏旻亲自宣读诉讼请求要点和理由,并且亲自举证。

叶律师只起了一点辅助作用。

晏旻给出的证据和理由全都是有据可循,西华的代理律师被辩驳得节节败退,最后只能向审判长要求降低专利费。

晏旻当然不肯退缩,他对西华信息电脑的价格构成一清二楚,尤其是汉卡的售价他的门儿清,一张汉卡的售价高达3000元,并将数据在法庭上一一呈现,说明自己要求的300元专利费是合理合法的,并不过分。

审判长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最后将专利费的单价压到了260元每张。

双方达成协议之后,审判长说:“现在双方再具体约定一下偿款方式。”

晏旻说:“审判长,我请求将西华信息公司赔偿给我的汉卡专利费尽数捐赠给我原来的工作单位中科院,每年西华信息公司须向我提供转账明细。”

他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除了叶律师,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西华信息就是中科院的附属公司,这等于他还是没要这笔钱啊,刚才费了那么多口舌,现在却又不要,晏旻这到底唱的是哪出?

审判长问:“你确定要这么办?”

晏旻点头:“对,我确定。我希望能将这一条写入判决书中,形成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