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统帅!

此前朱元璋已经任命了征虏大将军和两位征虏副将军。

如今张希孟凌驾在三位大将之上,是名副其实的三军督师,总揽一切大权,负责光复燕云之地。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让人头晕目眩的高位。

张希孟也仅能勉强控制,不至于失态,可掌心里,早就是汗水了。

朱元璋主动拉起张希孟,笑道:“先生稍候,咱这里有一份诏书。”

老朱声音不高,张希孟连忙点头,他主动站在了朱元璋身侧。

而老朱则是从参政朱升手里,接过一份诏书。

这份诏书,正是宋濂起草,张希孟润色,朱元璋最终敲定的北伐檄文。

朱元璋展开诏书,目视全场,随即高声朗读。

“檄谕燕蓟秦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豪杰,前赴后继,皆以抗元恢复,为毕生之志……”

这篇檄文从一开始,就言明天下志士,反抗元廷不曾断绝,红巾是集大成者,而大明朝就是继承这一股法统……

毫无疑问,这就是当初张希孟在崖山之时,倡导的内容。

如果如同历史上的那样,没有这一套主张,朱元璋就必须承认元廷正统地位,然后才能阐发抗元道理。

可是有了张希孟的理论支持,老朱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起来。

咱未曾反叛元廷,奈何元廷无有人君之福!

“元之君臣,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此乃胡风横行,社稷蒙生。故有识之士皆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老朱利用这一段,痛骂元廷荒唐,天下纷乱,皇室胡作非为,正是胡风侵染,败坏华夏,故此需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故君失其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

朱元璋抑扬顿挫,声若洪钟,痛斥元廷之失……在校场之中,除了满朝重臣,军中将士,竟然还有应天百姓,三教九流,齐集于此。

甚至也先帖木儿等人,也有幸参加誓师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