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岁安怀有身孕还频繁走动,孙氏是有些担心且不赞成的,哪家妇人有了身孕,尤其胎还没坐稳的月份不是老老实实待在宅院里养着的?

这时候,二房婶娘郑氏再次挺身而出,帮岁安挡下了整头婆婆这道情绪。

郑氏一向能说会道,三两句就把孙氏的担心化作无形——

频繁走动?

大郎媳妇分明是乘车进宫的呀,何来走动操劳?

养胎?

那宫里全是山珍海味,皇后是岁岁舅母,太子是舅舅表弟,他们能短了岁岁吃喝?

而二婶郑氏之所以这般义无反顾,全因岁安帮了二叔谢世明一把。

当日,谢原和岁安一番分析,觉得这寺庙的几宗案子起的蹊跷后,曾与商辞说了此事,商辞手中的捡括之政刚好已结束一阶段,接下来便要开始强制搜查。

有谢原的提醒,商辞将境内大小的寺庙道观作为第一批搜查地点。

先帝在世重视道门,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国中大小道观,能在崇玄署任职是十分风光的事,谁知妖道妖妃祸乱宫闱,建熙帝登基后,借机打压了道门。

谢世明凑巧就任职于宗正寺,一听道门被打压,崇玄署怕是要沦为虚衔废地,不负先帝在时的风光清要。

那时的谢世明正值血气方刚胸怀抱负的年纪,一心想做出点成绩来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来研究,想着用佛门替换道门,也纳入崇玄署来管辖。

没曾想,此举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头上。

他没能擒获怀玄妖道,只能靠打压道门来泄愤,连带对神佛都生了厌恶排斥之心,只信人定胜天,这股怒火正愁没处发,就直接迁在了谢世明的身上。

结果就是,谢世明满腔的抱负被打压的一点不剩,加上谢升贤对此事无半点帮衬,谢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废了。

整日吃得饱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禄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强。

这一番颓就颓了十几年,成了习惯,然后有了郑氏在府中争权管事给二房争脸。

岁安刚嫁进谢家时,就对府中各房人有了个简单的了解,所以商辞做此决定时,岁安第一个想到了谢世明。

她没直接去找,而是将此事传达给了二审郑氏。

郑氏一听,怎么说都要谢世明抓住这个机会。

谢世明推了两次,第三次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