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少,丫鬟很快就把吃食买来了,还谨记着安阳的喜好,少辣,酸的多一些。

安阳看有脆壳的饼、烤地瓜、小包子……琳琅满目,都是热乎的,随手选了个咬了口。

吃惯了山珍海味,陡然吃别的竟然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吃的便宜用料扎实,做的还算干净,难怪要在这儿开小吃街。

好吃也不能多吃,安阳吃得很慢。

小丫鬟尽职尽责地禀告,“摊位总共租出去了八个,其中三个个一个是锦棠居,一个写着状元煲,还有一个是卖奶茶的。”

安阳知道锦棠居是陆锦瑶的铺子,里面就有奶茶,这是又单独开了一个。

状元煲是姜棠的,都开到这儿来了,可见是真没什么人租摊位。

剩下的未见得没两人的生意,真正租出去的也就三四个吧。

丫鬟小声道:“也不知生意如何……”

做丫鬟的自然不能先唱衰,但看着八个摊位实在忧心。

一百两银子呐,谁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就陪着顾家娘子玩儿来了。

若是小吃街亏了,郡主肯定不会要回那一百两银子,也不能要。

但两人的关系会慢慢远了吧,熟人一块儿做生意就这样,赚钱还好,不赚钱肯定伤情分。

安阳啃了个烤红薯,又吃了两个小笼包,肚子差不多就饱了。

剩下的吃的赏给了下人,自己则耐心等着书院学生们下学。

总得看看什么样再说,小吃街有她一份的,不能直说不好。

等了一刻钟,听钟声一响,不少身穿蓝色长袍头上裹着方巾的学生跑了出来,一齐涌进了小吃街的状元煲摊子前。

但摊位就那么大,出来半个时辰,觉着自己买不到就去买别的吃了。

状元煲是去年状元沈羲和吃过的,正好这几日有考试,所以都想借借新科状元的光,能保佑他们考试考的好一点。

当然也有人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临时抱佛脚都没用,吃个状元煲有用了?

这样一看就显出来了,状元煲生意最好,其次是锦棠居,卖阳春面的大叔生意也不错,外面摊贩那儿也有学生买吃食,毕竟在这边做了几年生意了,还是有熟客的。

很多摊贩比安阳还急,一只眼睛在自己摊位上,另一只眼睛盯着小吃街那边。

甚至数着哪边人多哪边人少。

看着是差不多的,可外头二十多个摊位,里面总共才八个,还有一个卖茶水的。

两边人差不多,分到各个摊位上,就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