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万不得已,赵耀也不想用做绝的法子,他成家了,身后还有大臣追随他,若是输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赵耀要等顾见山回西北之后,如今还不能有任何动作。

赵耀问:“顾见山何时回西北?”

有武将道:“说是明日一早。”

这时机也太巧了,赵禛一回来顾见山就走了,兴许又是一个局。赵耀背着手在屋里踱步,停下以后揉了揉眉心,“再等等,盯着顾见山,等他真回西北再说。”

手握兵权的人可以调兵遣将,如今京北军营有三万大军,只有运用得当,不怕不成事。赵耀在顾家跌了跟头,要了个没用的顾见风,也没搭上顾见山顾见舟,“岭南那边处理干净一点。”

下面人应了是。

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燕王会回来,永宁侯心里感叹,人得信命,大难不死,说不定燕王殿下就是天命所归。

只不过,就算到了这个时候永宁侯府也不敢站队。

燕王和安庆帝是亲生父子,永宁侯在还没封爵的时候就只侍奉皇上,那会儿安庆帝还是皇子,他登基后永宁侯才得重用。

眼看顾见山又走了他的老路,不过这条路是最稳妥的。

永宁侯回去之后和郑氏说了这事儿,又问郑氏顾湘君到没到汝林。

郑氏摇了摇头,“还没信儿,但估计已经到了。”

送信慢些,派了不少人跟着,稳妥的很。

永宁侯道:“把湘君送回去是好事,这阵子就少出门吧,家里辛苦你了。”

家中是陆锦瑶管着,郑氏感叹永宁侯真是对家里的事不上心,他甚至都不知丫鬟们月钱多少,对他来说府上的事是她的事,只要不给他添麻烦就行了,其余的两眼不睁。

郑氏也没跟他纠正辛苦的是陆锦瑶而非她,她点了下头,“侯爷在外也小心。”

只要稍微对朝事敏感一点的都知道,赵禛一回来,储君怕是要定了。

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顾见风叹了口气,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回去之后把这事说给韩氏听。

最近韩氏消瘦了不少,她吃不下饭,瘦的有点脱形,脸上没肉,显着颧骨特别高,尽管双目无神,可是乍一瞧竟觉得这人刻薄。

顾见风道:“只等尘埃落定之后,你我认罪,能少牵连侯府就少牵连。你娘家那边我没办法,实在无能为力。”

比起顾见风,韩文柏才是真的上了秦王的船,出谋划策拉拢朝臣,若秦王出事,首当其冲的便是韩文柏,而今查的是岭南知守,后面就说不准是谁了。

韩家会有什么下场,是处死还是流放,顾见风也不好说。韩氏是出嫁女,倒能避过一劫,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中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