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棠道:“过来和你商量一下地里都种什么,倒也没别的事。”

周正明心中有数了,道:“我在这儿种了十几年的地,去年,庄子种了三十亩的麦子,七亩多的花生,麦子亩产二百七十斤,花生二百四十斤,在附近算是极高产的。庄子里还养了四十多只鸡,五头猪,养的是膘肥体壮。东家放心,种地我最在行了,冬天雪厚,我看还是种麦子,再种些红薯,这个产量高。”

麦子加上红薯,两掺着吃,足够周家人吃饱。

姜棠没听周正明的,“今年我打算种二十亩的麦子,十亩地的花生,剩下的地种些萝卜白菜。”

周正明先是一愣,然后脸色有些不好,“东家怎么种这么多的菜,菜可不值钱,种菜哪有种粮食合算。”

粮食能吃,能填饱肚子,想吃菜一亩地还不够吃吗,用得着拿七亩地来种。

他们可不是奴才,非要听姜棠的,若真是这样,那还不如另找别的东家。

到底是小女子,什么都不懂,想一出是一出。

三十亩地的粮食,他们就少分五百多斤粮食,四家一分,那就是一个人的口粮。

本来种红薯可以吃饱的,种菜有什么用。

周正明一下就急了,只是顾忌着姜棠是东家,才忍着气,“七亩地的菜,吃不完就坏了,实在不合算。而且收拾菜,被虫子鸟咬了,那就要不得了。东家不懂庄稼地里的事,可别瞎闹……”

刘大嫂也急了,“你怎么说话的。”

她事先不知道姜棠要种菜,但种菜是有用的,大郎说火锅店的萝卜白菜卖的可好呢,再说几个小吃摊也用菜,种了不是省着出去花钱买吗。

自家的菜,肯定比买来的新鲜,怎么能说是瞎胡闹,瞎说呢。

刘大嫂道:“你这话说的,庄稼不得被虫子咬啊!真是……”

姜棠拉了拉刘大嫂的手,她现在对周正明为人也有一定了解,这人小心思不少,但种地应是不错的,她的庄子不大,再雇别人种地也难。

姜棠淡声道:“你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

周正明想摸旱烟,但又顾及姜棠和刘大嫂母子,搓了搓手,脸上没什么耐心,“我也是为了东家好,种菜不值当的,想囤菜冬天吃,根本没必要现在就种。”

姜棠道:“七亩地种菜,这个没商量,不过,牲畜可以随大家养。”

“鸡鸭猪羊,各家自己养,但别耽误我种庄稼和菜就行。”姜棠一副好商量的模样,“我知道干农活不容易,操劳大半年,就是为了一家口粮,我也并非不知疾苦,所以才想着大家多养点鸡鸭,到时候有坏的菜叶菜梗萝卜缨子,大家也能喂鸡鸭。”

庄户养牲畜也得经过东家允许,毕竟这里的一丝一毫都是东家的。

偷着养也成,但东家时不时过来,见到了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