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恶心人了,想打爆导演的狗头。”

“一点胃口都没有,被迫断食一天。”

“就算是莎莎在我跟前,也不可能去刷第二遍,硬生生给我看emo。”

“再看一遍真要破防。”

“致郁系电影,文艺片难不成都是这个调调?”

“我服了,致郁大师的称号名不虚传。”

首映结束后,许多人在购票网站上给出了评分。分数打的很高,可评论区却是怨声载道。

“今年看过最恶心的电影。”

“丧尸鬼怪都比这片子可爱。”

“接受不了这种风格,对我来说太阴暗。”

“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过的很幸福,感谢爸妈给我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

评论和评分两级分化,让想要去观影的人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只能去其他社交平台进行再次搜索。

大多数人并不希望用一张电影票的价钱去看了场寂寞。如果是慕莎莎为主演的商业大片,那些对她充满信心的人肯定会无脑冲。

可这只是不讨喜的文艺片,又是慕莎莎首次尝试这种题材。大家还是会反复衡量一下价值,值不值得他们去观看。

公共组

[耶嘿,一姐要凉了,差评一堆。]

LZ:[购票软件评论截图]

“你是看不见上面的五星吗?”

“楼主该去看看眼睛,去晚了就没救了。”

“两极分化过于严重,评分和评论像是两部影片。”

“已经看傻,不知道要不要买票。”

“组内有没有观影的姐妹说说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