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个小组则分列后方左右两翼,分别为火力掩护组与后备组。

三个小组相互间距离为三十米多一点,既能火力接应,又能拉开阵型。

根据不同分工,每个小组在装备层面上均有侧重,譬如火力掩护组中往往不只一条枪,三名战斗成员均有配枪。

后备组中的机甲战士往往是重装防御型,以便突击组出现状况后可以随时顶上应急。

每个战斗队的指挥官又被称为小队长。小队长通常由视力极好,且有一定的危机感知能力的枪械师担任。

在小队突进时,队长的站位是在三个小组的中间,紧随在突击组背后,与另外两个小组稍微拉开二十到三十米的距离。

队长的任务并不轻松,既要利用手中枪械的火力支援突击组,又要随时观察战场,对所有小组下达命令,还要关注上级命令,及时响应,做出战术调整。

每一个战斗小队的成员共计10人。

在大范围推进战线时,每三个战斗小队则又组成一个战斗中队。

算上中队长与灵活配备的两名爆破师,每个战斗中队的成员共计33人。

任重模仿了记忆中的“三三制”,但又根据源星的特殊情况做了些优化。

这也算是他的一次科学实验,试试看成团训练会否引起“网”的警惕。

但他认为这概率不大。

在上条时间线里,星火资源搬迁时氛围格外剑拔弩张,杨炳忠曾从外部聘请过百人狩猎团担任护卫工作。

那个狩猎团的团长是一名荒人。

团队与小队的战斗模式当然会有本质区别,训练方法自然也不同。

如今任重也有实力建立团队,他本人也有高智商人设,自行摸索出个团队战斗模式,合情合理。

荒人都能带团,他身为公民自然也可带得。

只要他的团队看起来是对付墟兽的,而不是冲击城市的就行。

任重规划得非常好,但真正落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却只能全数交给郑甜。

幸好,从底层荒人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郑甜不负使命。

目前她一共建成15支完整的战斗中队,45个战斗小队。

队员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在实战中,利用战术配合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数天之前,郑甜完成了她此生迄今为止的巅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