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承载功率的数据划分如下:

一级。10~50千瓦。

二级。50~300千瓦。

三级。300~1000千瓦。

四级。1000~10000千瓦。

五级。10000~50000千瓦。这里数据暴涨了。

……

脑反应指数与体能综合指数的数据涨幅与生物电承载功率的数值保持统一。

当然了,这两项指数到后期,并非简单的数字放大后就带来线性提升。

所谓指数,其实是一个经过庞大数据模型运算后得出的综合权重值。

从实际能力的提升讲,在每一个阶段,机甲战士都能明显感知到一些变化。

比如在一级时,除操作战甲的功率持续提升外,随着脑机同步率提高,同步延迟时间也将逐渐缩短,从最开始的35毫秒标准值,持续缩短,直到数值整体缩小10%,抵达31.5毫秒左右。

如果使用放大器,延迟时间则会拉长三倍稍多。

任重使用放大器时感知到的延迟就是100毫秒,当时他的实际延迟则是33.33毫秒。

等到四项参数压过二级时,除开承载功率提升与延迟缩短外,他自身体能将会迎来一波真正的蜕变,肌肉骨骼强度、爆发力、耐力、神经反应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升。

除此外,他的听觉神经与装甲外骨骼中的晶片将会产生共鸣,获得几乎无延迟的神经听觉。

三级时扩展的则是神经视觉共鸣。

四级时则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五感补全。

五级时,除身体又一次蜕变外,他的大脑与神经系统将会迎来一次和五级外骨骼“超能装甲”的全面共鸣,直至引发第六感响应,达到彻底的人机合一。

戴着头盔骑过摩托或者电瓶车的人就知道,哪怕把面罩揭开,耳朵也露在外面,行在路上时明明视觉与听觉都和不戴头盔毫无区别,但总能感觉到自己与外部环境之间有一层疏离感。

对同样分贝的声响听着总会觉得比平时小声。

对于道路上陡然爆发的危险,会比不戴头盔时慢上一线。

骑车人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适应,才能勉强克服这种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