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民开了座博物馆。

在京华博物馆开馆之后,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国文化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因为写作富起来的作家有不少,尤其是布老虎丛书出现之后,更是有众多作家因为作品入选这套丛书,而收获成百上千万的稿费。

作家们赚到了钱,有赚了钱买房的,有赚了钱买车的,也有赚了钱享受生活的,但赚了钱开博物馆,这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

前些天,毓秀这个小姑娘凭借着一部《花季雨季》赚了近千万人民币的新闻,经过全国多家媒体的传播已经广为人知。

在1996年,全国的人均工资也不过三四百块钱左右,靠着一部小说赚了近千万人民币,仿佛天方夜谭。

这就是无数的文学青年梦想,而且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毓秀的成功案例,也再次让布老虎丛书编辑组最近的来稿量再次迎来了一个高峰。

写书造富!

国文社带动了中国文坛的一大奇观。

但毓秀赚的那些钱,跟林为民这个成名日久、享誉国际的大作家比起来,就又不值一提了。

国内文学界,乃至众多老百姓,没人不知道林为民有钱。

十几年前人家的作品就行销海外,改编众多,赚的都是米刀,稿费甩国内这些作家十条街。

但他有钱到能开一家博物馆,还是让很多人感到一种震撼。

尤其是当很多人实地来到京华博物馆实地参观之后,这种感受更加直观、更加强烈。

林为民搞收藏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这么多年下来,收藏的花费占据了他相当大一部分稿费收入。

这倒不是说林为民的钱都花在了搞收藏上。

而是相比他庞大的资产,刨除收藏在外,其他的消费和投资着实谈不上多。

就比如他收房子,八十年代燕京的四合院便宜的才几千块钱,贵的也不过两三万,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破百万,他一年使劲花,能花几个钱呢?

再说了,他现在收房子的速度还比不上手里房子拆迁的速度快。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