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颂自然也看出他的不甘愿,心里对冉闻的评价再降低了几分,觉得他甚至不如高氏得体。想是这么想,面上却丝毫未露,继续抛出利诱,以抚平他心中的不满,“我当十七娘是至交好友,日后十七娘总归是要嫁到长安去,萧某不才在朝中也能说得上两句话,日后十七娘若有什么事,只管知会我便是。”

这些都是场面话,就算萧颂说的真心诚意,冉氏也不敢总是去劳烦他。而且萧颂也说得很清楚,是十七娘有什么事,冉氏可就与他无关了。

被萧颂一提醒,冉闻想起来还有崔氏呢!冉颜与萧颂是好友,又嫁到了崔氏,原来还担心拒绝哪一家会得罪人,现在的结果简直是一箭雕,好得不得了啊!

心里一转,冉闻顿时高兴起来,与萧颂热情地聊开了。

萧颂是个会说话的,虽然通身气派高贵,但是与冉闻说话一点也不摆架,不显山不露水地把冉闻捧到了天上,飘飘然不知今夕何夕,就连高氏这样精明的人,也被夸赞得浑身轻飘飘。

“哦,对了,我这次来,还给冉伯父带来一个好消息!”萧颂看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便转移了话题。

冉闻正在兴头上,笑容敛不住地问道:“我有什么好事,能入了萧侍郎的法眼?”

“可是件大的好事。”萧颂故意卖了个关,而后道:“陛下急招随远回长安,崔氏六房的爵位,这次可就落在他的头上了。”

冉闻心中狂喜,崔氏六房的爵位是从二的开国县公,虽然比不上萧颂家的一国公,但萧颂上面还有两个兄长,这爵位八成也轮不到他,日后冉颜嫁给桑辰,可就是从二的命妇了!

高氏心里微微一惊,情绪也缓下不少,脑开始清晰起来,被急招回长安,这婚事还没有谈妥呢,回去还会回来吗?最好还是别回来,否则,二诰命夫人啊!她岂不是一辈都要被冉颜压在头上!

高氏状似无意地叹道:“桑先生继承了爵位,恐怕……我们十七娘就配不上他了啊!”

冉闻闻言也是一怔,心不禁提了起来。

“想必两位也都听过桑随远所为之事吧,我与他同科出身,又同僚一段时日,桑随远的人世人有目共睹,而且他但凡决定下来的事情,绝不会改,高夫人说出这样的话,难道是怀疑桑随远的人?”萧颂言语间也严肃起来。

冉闻脸色微变,立刻道:“妇道人家不知事,胡言乱语,不可当真,不可当真。”

桑辰在儒士间的名声一向不错,受到士推崇,大儒赞赏,今日这话一旦传出去了,光是苏州这些名流大儒的声讨都够他们冉氏受的。

萧颂面色缓了缓,淡淡笑道:“有这种担忧也是人之常情,但桑随远的格冉伯父尽可以相信,若他当真如此儿戏,萧某第一个声讨他。”

诸人连声附和。

这件事情一带而过,冉闻想来想去都觉得萧颂说得有道理,便不再放在心上,歌舞宴饮地招待萧颂。

这种场合,萧颂更是如鱼得水,到最后哄得冉闻险些同他称兄道弟,不过冉闻心里还另有打算,所以还是把辈分给拉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