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于是什么?

卖关子可耻!

景容也不傻,自然意识到了什么。

那个可怕的想法其实一直在他脑海里,不,准确来说,不是想法,是猜测。

余大理吞吞吐吐半响,继续说,“于是有人提了贤王,道贤王常年在宫中养病,从未涉政,但毕竟也是一位受封过的王爷,理当受恩上朝。”

“他不是一直病着吗?”

“听说近日身体已经好了很多,太医多次前去诊断,说是他的病症已经没了,只需好好修养,就可痊愈,而且加上这些年来有莫神医在旁诊治,病情自然见好,大臣们得知后,这才在皇上面前提及起了那位久在深宫不露面的病王爷。”

景容沉默思忖片刻,问道:“提及景贤的朝臣都有谁?”

答:“领头的是吏部尚书彭大人,附和的则是翰林院抄录林斯林大人、通政司的曲大人,礼部姜大人,录文院的……”

还未说完,景容抬手打断。

余大理不明,“王爷?”

“若是本王没有记错的话,这些官员好像都是鸣山书院出来的学子吧?”

“王爷好记性,他们确实都是出自鸣山书院的,但不同窗。”

“这未免有些奇怪了,为何朝中官员单单只有他们提及?”

余大理想了想,分析道,“大概因为都出自鸣山书院,所以想法不可避免的有些相同,而且贤王确实久居深宫多年,若是别人也就算了,但他毕竟是一位王爷,太子封立一事又重大,故而提及出来也是可能,说不定……单纯是想讲究公平二字。”

我擦哥们,你这分析的理由也太牵强了点吧?

余大理参不透!

但景容自知绝不会如此简单,这其中,恐怕还有很多诡谲之处等人寻味。

暂且撇开这些,他问了一句:“那父皇的意思如何?”

余大理回答:“皇上似乎还在犹豫,毕竟贤王从未上朝,对朝中之事也一无所知,若突然恩准他上朝参政,恐怕有诸多不便,所以大臣的建议,皇上听了一半,也留了一半,尚未有决断,但下官认为,此次亦王围宫一事,是王爷你立了大功,若皇上封您为太子,也是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