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啖晓问姓名。】

这虽然是首打油诗,但气势磅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位皇帝的心灵写照。

汉高祖刘邦望着这首诗,仿佛看见了那个杀气冲天的朱元璋。

他赞叹道:“写得好啊,这就是英雄好汉该写的诗!光是这杀气就能吓死人了。”

太上皇赵构并不喜欢武将,更不喜欢粗鄙之人,朱元璋恰好两者都占了,自然让他无法升起好感。

更重要的是,元朝终结了南宋,明朝即将终结元朝。这朱元璋越厉害,不就是在说他们南宋越没用吗?

太上皇赵构看不上这种诗,他自幼饱读经书,诗词歌赋样样拿手,眉头一皱:"俗不可耐。"

宋孝宗倒是挺喜欢朱元璋,为其说话:“这朱元璋没读过几年书,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而且写得很好啊,颇有‘男儿何不带吴钩’的气势。”

太上皇赵构冷笑:“男儿何不带吴钩?你觉得他能把蒙古人赶回草原?”

宋孝宗略微思忖:“很难,但未必不可以。天幕说了,元廷腐败,反倒是红巾军势如破竹,看来气运又回到了汉人身上。”

太上皇赵构阴阳怪气:

"你想得未免太美,你知道北伐有多不容易吗!

往近了说,整个大宋都没做到。往远了说,恒温北伐,刘裕北伐,诸葛武侯北伐,孙权北伐,哪一个成功了?你觉得朱元璋能比诸葛武侯他们还厉害?”

宋孝宗心中刚涌起的豪情壮志被一盆凉水浇散,感到深深的无力。

是啊,自古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南征容易北伐难。无数英雄都死在北伐的路上。

朱元璋在南方起兵,想打到北方去,简直天方夜谭。

朱元璋顶天了,也就打下一个南方吧。

宋孝宗还是选择替他说话:“朱元璋能像我们大宋一样盘踞南方也不错,起码南方的汉人过得会好一点。”

太上皇赵构:"然后再被清朝所灭,南边继续水深火热,这有什么区别呢?"

因为养子宋孝宗有些脱离他的掌控,太上皇赵构天天跟他哈声,只要对方坚持的,他就要反对。

谁知向来跟面团一样的宋孝宗却被惹急了。

他眼睛都有点气红了:“光复一段时间,总比不光复好,起码这些汉人还记得朝廷。那朱元璋总比您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