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杜甫并不是普通的文人,他是有军事眼光的。他一直支持皇上重用郭子仪,并且希望军队直捣黄龙,这和李光弼的策略不谋而合。

将军郭子仪面色肃然,要是从前,他才不会在打仗的时候听文人的意见,但这可是现在风头最盛的文人。

那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军师都为之动容,来劝自己重用杜甫。

与此同时,郭子仪看着军心不稳,也很发愁。

自从天幕播放了《石壕吏》,军中一片哗然。

从来都是男子戌边,石壕吏其实一开始也是要去抓老翁,最后是老妇人主动要顶替家人服役。要不是天幕,郭子仪还不知道军营里面什么时候抓来了这么多女人。

郭子仪担心再这么闹下去,军队里会出现哗变,揉揉眉心,下了命令:"让这些被抓来的良家妇女归家。”

杜甫长长松了口气,起码,那一家人有救了。

郭子仪: "你如果说要放其他人,比如那些还没有成丁的中男,那本将绝不同意。如今大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倘若城破,他们同样活不了。”

杜甫叹气道:“在下知道。”

郭子仪话锋一转:“不过多亏你上了天幕,本将也沾了光,被提了一嘴。即使放走了一半兵,这场仗应该也会比之前好打。”

杜甫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都清楚地明白,大唐军队真正的敌人不是安庆绪等叛军,而是龙椅上复杂多疑的天子。

敌在中-央。

郭子仪被天幕称为大唐名将,拯救大唐的一号功臣,风光无两,没有任何信息说他会造反。可想而知,皇上接下来会有多信任他,一百个鱼朝恩都阻挡不了他的路。

郭子仪和天幕剧透的那样彻底攻破叛军,也是迟早的事情。

【杜甫在成都草堂待了好几年,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可是很快,他的金大-腿严武过世了,他再一次没了收入来源。

古代男人要么当官,要么从商,要么去当苦力。杜甫有消渴症,这种病类似于糖尿病。这个病引发了无数疾病,比如眼病、头痛、肺病等等。

他自然做不了苦力,也没门路经商。

再加上,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人生过半,他不想死在外地,俗话说落叶归根,他想回到河南老家

他于是带着家人,辗转多地,来到了夔州。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当官的朋友,受到了他的接济。杜甫买了一些果园,在这里耕种,这是他人生诗文创作的高峰期。】

天幕出现新的画面,杜甫的演员在官员的府上看到了一个女子跳剑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