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先给你记上一笔。”宋太妃松开右手,不再拧儿子的耳朵。

“皇上行事,圣心裁断,哪有儿子多嘴的道理。”李惞一边揉耳朵,一边替自己辩解。

“你还敢跟本宫顶嘴?”宋太妃瞪了儿子一眼。

“儿子不敢,儿子错了。”在母妃跟前,李惞认怂,千错万错,全是他错。

宋太妃心里当然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圣心裁断,金口御言,没有旁人质疑的余地。

宋太妃其实是头疼与担忧,她怕皇帝微服出行一旦召来一点小祸事,出现一丁点儿的差迟,她的亲儿子李惞怎么办?

天下大错,谁都能错,皇帝绝对不会错。一旦出错,旁人顶锅,就像这一次的出行,平平安安万事无忧。

一旦皇帝是磕着碰着一点儿,代王李惞万死难赎罪行。

在宋太妃的眼里,她这亲儿子是冤家,尽会揽着麻烦上身。

说到原由,还是苦头吃少了。就该训斥,给他长一长记性。

大相国寺的客院里,贾三娘一行人归来后,贾赵氏提一句,道:“明个儿静心斋还有新客人,你们姐妹注意些莫要失了礼数。”

“母亲放心,女儿明白。”贾元娘、贾三娘回道。

“伯母放心,侄女明白。”贾二娘、贾六娘回道。

“去吧。”贾赵氏摆摆手,她没有留下小辈们继续谈话的意思。于是贾家姐妹一道起身,福一礼后,一起告辞。

从嫡母的屋里出来后,贾三娘跟大姐姐元娘问道:“大姐姐,母亲口中的新客人会是今个儿提到的,那一位闺名里有婉言二字的长辈吗?”

宋婉言,这一个名字浮现在贾元娘的脑海里。此时此刻的贾元娘忍不住用眼神多瞄一回面前的三妹妹。

宋婉言在世人眼中,她是昌文伯府的伯夫人廖宋氏。她还是贾元娘母亲的密友和宋太妃的族妹。

其中最让贾元娘印象深刻的还数着伯夫人廖宋氏膝下有二位嫡子。

关于伯夫人廖宋氏的嫡次子廖仑,这一位昌文伯府的仑二爷,便是三妹妹前世的第一任短命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