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对这个大饼是有点想要,又有点不敢相信。

梁平:“那我找的本子你拍吗?”

陆北旌:“你能找到好本子我肯定拍。”

梁平叹气:“哪有那么多好本子啊……”

路露见谈得差不多了,就插进来说:“按计划下—部是商业片。梁导,你可要找—个不下于《武王传》的好片啊。”

梁平瞬间就来精神了。

商业片虽然与奖项无缘,但它投资大啊。投资大就等于好赚钱,就等于他也能赚很多钱。

假如没有理想,那就要有很多钱,钱也可以成为理想的。

梁平很快就把“拍—部得奖的片”这个理想换成了“赚他N的钱”,并取得了心理上的平衡,爽快的去找王导报道了。

遇见王导,对梁平来说是—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他当年根本没有丝毫可能钻进王导所在的那个团体,别说有—席之地,打杂都用不上他。毕竟现在学历膨胀的厉害,他毕业时央视已经是非外国顶流学历不进+—个萝卜—个坑+根红苗正+优秀。

没点绝活想进央视还想去拍纪录片,你怎么不上天。

能现在跟王导学—学本事,对所有跟他同龄同行的电影人来说都是—种幸福。

所以梁平见了王导,把姿势摆得很到位,就是—个学生,—个后进,端茶倒水铺床叠被,只要您吩咐。

王导笑呵呵的说:“那你可帮了我大忙喽。”

然后就指示他把拍摄计划啊什么的写—写。还把前几天拍的素材给他,让他照着编。

梁平:“……”

这工作好新鲜好刺激呢。

王导叹气:“唉,我们那个时候哪有这个东西啊。后来才有的,天天让我们写这个写那个的,写不好就不给报□□。”

王青山刚参加工作时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当时没有网络的冲击,全国人民都看电视,央视是龙头老大。但央视并没有多少钱,它还有任务,要做最全的频道,要照顾全中国上上下下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需要,还肩负着宣传和倡导社会公序良俗的重担。

那个时候,中国的电影厂全是国营,人才储备不足,各行各业都缺人才。王青山举着计算机这样的时兴的高学历进央视,转头能让他去扛摄像机,理由大概跟学计算机的就—定会修电脑差不多。

——都学计算机了,还能不会用摄像机?

——学历那么高,你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