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务策是沈初最擅长的一门,这一门考的并不仅仅是考生的能力,更多的是考生对于上面态度的迎合能力。

皇帝有心发动战争,你却在那儿写一篇“论和平的重要性”,就算写得再好也难榜上有名。这时候最应该写的应该是“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才对。

恰好沈初就很了解唐玄宗的心思,甚至还有往后数年的历史可以让他轻易得出唐玄宗未来打算做什么,加上他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间接从史书上得来的经过验证的正确实践经验,策论手到擒来。

至于帖经,沈初手拿八股文标准模板。其他举子还是在写小学生作文,沈初却是按照高考优秀作文模板写的文章,在文体上先赢一步。

直到天色黑沉,沈初桌上的蜡烛已经燃没了半截,沈初才终于落下最后一笔,揉了揉僵硬的手腕。

走出尚书省衙门,李长安正眼巴巴地等着沈初出来。

远远瞧见了沈初,李长安立刻举起手挥动着,“老师,来这。”

因着晚上天气太冷,二人并没有骑马回去,而是上了李长安的马车。

李长安拍着伸出的肩膀安慰他:“不管是好是坏,反正都已经考完了,老师不必太过忧虑成绩。我们该吃吃该喝喝,你好好玩上两天,休息休息。”

反正我已经给走好了后门。

沈初:“……”

这听着怎么这么像他隔壁那户小孩考试完后她爸妈对她说的话呢。

“我没有忧虑成绩。”沈初道。

李长安了然地看了眼沈初道:“好哦,你没忧虑成绩。”

沈初觉得李长安是在糊弄他,沈初深吸一口气,沈初露出了笑容。

“这段时间我忙着考试,没有来得及管你学习,实在失职,如今我已经考完了试,我明日就可再接着给你进行一对一辅导了。”沈初温声道。

李长安目瞪口呆:“我还要上课吗?”

“你不用上课吗?”沈初反问,“《商君书》《韩非子》《素书》《资治通鉴》……还有个朝代的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你不需要学吗?”

帝王术是属于君王个人的学问,旁人教不了,可要总结出这门自己的学问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除了必须有实践经验外,还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长安顿时就蔫了,她垂头丧气道:“老师说得对,学海无涯……我学。”

为什么穿越到了唐朝也还得上课啊?

——

兴庆宫勤政楼。

李隆基正在欣赏着歌舞,口中还轻轻地合着拍子。